中新社梅州12月31日電 題:愛國志士丘逢甲:兩岸民眾共同的紀念
  作者 楊草原 溫芳蘭 塗永平
  “春愁難遣強看山,往事驚心淚欲潸,四百萬人同一哭,去年今日割臺灣。”中日甲午戰爭戰敗後的1896年,丘逢甲回到廣東蕉嶺寫下了這首著名的愛國詩篇《春愁》,其拳拳愛國心也成為今日兩岸同胞共同的紀念。
  2014年是甲午戰爭爆發120周年,也是丘逢甲誕辰150周年。近日,記者探訪了位於蕉嶺的丘逢甲故居“培遠堂”。
  丘逢甲,晚清愛國詩人、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,1864年生於臺灣,祖籍廣東蕉嶺。甲午中日戰爭後,他組織義軍抗日保台,兵敗後離台回蕉嶺定居。在當地興辦教育、倡導新學,積极參加革命活動,併在辛亥革命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。
  “培遠堂”位於蕉嶺縣文福鎮逢甲村,建於清光緒二十二年(1896年),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,是一幢坐西向東、兩堂四行的客家圍龍屋。當地有說法稱,“培遠堂”建成後,護台失敗、對統治者充滿憤懣的丘逢甲,曾把新居命名為“心泰平草廬”,又把自己所在的村改名為“淡定村”,以淡泊明志。
  丘逢甲故居管理員丘世康認為,這是丘逢甲對自己報國無門的自嘲和無奈,就像他在《離台詩》中所寫的“宰相有權能割地,孤臣無力可回天”。
  回到蕉嶺後丘逢甲依然心系臺灣,他的新居坐西向東,面朝臺灣,作為書房的南廂房被命名為“念台精舍”,其子丘琮也被他改名為“念台”。
  步入“培遠堂”正門,一尊丘逢甲銅像醒目置於廳堂正中,中堂內以10多幅敘事圖文及遺物、文獻、手稿等,從“東寧才子”、“毀家紓難”、“台島遺恨”到“創辦教育”、“擁護共和”,敘說丘逢甲愛國愛鄉的一生。
  “培遠堂”所在的蕉嶺縣是全國重點台胞之鄉,獲國台辦批准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。祖籍蕉嶺的台胞人數超過46萬,為蕉嶺現有人口的兩倍。丘逢甲、羅福星、謝晉元等海峽兩岸民眾共同敬仰的抗日誌士都是蕉嶺人。
  為了加強兩地民眾交流,每年丘逢甲誕辰兩岸人士都會在其故居共同舉辦紀念活動。今年年初蕉嶺縣還投入2000多萬元人民幣,對丘逢甲故居和逢甲村進行整體改造,興建了同心紀念公園。
  蕉嶺縣委書記溫向芳表示,要把丘逢甲故里建成集愛國主義教育、海峽兩岸交流、現代觀光農業、美麗鄉村建設於一體的臺灣風情社區。
  在近日舉行的丘逢甲誕辰150周年紀念儀式上,由兩岸人士共同完成的“同心”銅像,坐落在丘逢甲故居前的同心紀念公園內。銅像為孫中山和丘逢甲握手的情景,由廣州美術學院教授、雕塑家曹崇恩創作鑄造。“同心”兩字則由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題寫,意指孫中山、丘逢甲等革命先驅為建立民主共和的中國同心、同向、同行,海峽兩岸同根、同祖、同源。
  臺灣逢甲大學董事長張仲明在紀念儀式上曾表示,愛國志士丘逢甲值得兩岸共同紀念。“海峽兩岸血脈相連、文脈相通,兩岸民眾要繼續繼承和發揚丘逢甲的愛國和教育興邦精神。”(完)  (原標題:通訊:愛國志士丘逢甲 兩岸民眾共同的紀念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35jowo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